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MBA动态

中国MBA教育网直播间采访闫庆友教授实录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各位备考学员以及广大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中国MBA教育网“2011《走进直播间》系列活动”—— 2011,呼唤中国MBA教育本能回归。我是主持人:卫娜。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邀请到了华北电力大学经管院副院长,MBA中心常务副主任闫庆友教授,欢迎闫主任的到来,也请闫主任跟我们广大的网友朋友们打声招呼吧!

闫主任:各位考生和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 MBA教育改革的热潮正在推进,咱们华北电力大学一直是致力于培养既具有全球战略意识,又具备电力行业独特眼光,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中高级经营管理实战型人才。那么在围绕师资和教学上的优化、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咱们华北电力大学都有哪些新的改革思路?

闫主任:EPMBA特别注重培养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今年增加的MBA教师中有多名具有国外商学院的教师经历,还有多名从事过大量的新能源方面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聘请外校优秀教师为本校MBA学生授课以丰富EPMBA课堂教育,每年EPMBA均会根据学生满意度筛选和更新授课教师。

    教学管理上今年我们将增加人员,细化分工,以达到使教学工作更为顺畅高效的目的。资源方面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MBA项目增加投入,并为校企合作开创全新的合作模式,增设实习基地、聘任社会导师,举办和参与更多有益于MBA发展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加奖学金额度,增设MBA专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

    作为MBA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EPMBA对案例教学高度重视,2012年将建设案例中心,组织专门的案例研发人员,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鼓励MBA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合作提炼开发案例。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如今全国MBA改革从课程上已经延伸到了招生领域。新的招生方式也更有利于院校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在此您能介绍下咱们华电MBA中心在招生改革方面有那些新举措吗?

闫主任:首先,我们增加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力企业管理三个研究方向。

第二,今年开始大幅度的提高了MBA奖学金名额和金额,鼓励备考生源积极的选择我们作为第一志愿。

第三,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今年开始增设了企业奖学金,扩展了新的实习基地,并且积极与电力企业合作开展企业研修班,效果显著并且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MBA的品牌建设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社会上都很重视“品牌”这个概念,那么今年咱们华电MBA中心在品牌建设这方面有什么创新的点吗?

闫主任:2009年我们顺利的通过了MBA教指委的评估,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面得到了好评,尤其是对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国际视野、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方案,受到了高度肯定。近几年,我们大幅度改善软硬件教学设施,并将积极寻找国际上有电力特色和工商管理经验的院校进行合作。

    我们将逐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借助冠名植入、建立实习基地、聘任社会导师以及开办企业研修班等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扩大EPMBA的社会影响力,与企业强强联合,使EPMBA的优势资源和企业资源得到互补,为MBA学员搭建更高端的资源平台。同时,我们将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和媒体的合作,更新宣传材料和网页,使社会大众和MBA群体更加及时的了解EPMBA的最新动态以及发展历程,增强品牌影响力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当今全球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我们作为电力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平台,今后将积极开发关于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节能减排方向的新课程,为新能源建设和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闫主任您能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或者一个简单的词来告诉那些要报考的MBA学员,什么样的考生可以选择咱们华北电力大学的MBA项目?

闫主任:我们欢迎认同我们文化和理念的,以及有志于从事电力相关事业的学生报考我们这所电力行业的黄埔军校。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今年是中国MBA教育二十周年,二十年间中国MBA教育从无到有,逐渐被大家熟悉,被社会认可,那么我们在庆祝中国MBA教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该思考MBA教育的未来,那么请问闫主任您认为我们中国MBA教育在未来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咱们华北电力大学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咱们华北电力大学MBA未来的定位是在哪里?

闫主任:MBA学界面临管理模式本土化改革、教学师资改革、招生改革等多样性的挑战,这是国内MBA学界发展探索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有一部分是国内MBA项目发展过于功利化的遗留问题。我们学校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增强普适性,如何进一步开发我们的教育资源,包括新的课程和师资,以便更好的与社会需求接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最重视的,也是投入最高的方面。

    在学科定位、学科建设和资源整合方面我们是按照综合类院校的标准努力的,而独有的电力资源则成为我们相对综合类院校商学院的一个主要的优势。当然,这不仅仅是体现教学环节,在校友资源和学生就业这些环节我们都做了大量工作来提供给学生更多提升的可能,我们一贯的目标就是发挥行业优势,结合外部资源,培养自我定位准确、掌握先进管理知识,高度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合格管理者。

中国MBA教育网主持人:MBA教育20周年之际,现如今社会都在提倡MBA教育回归管理本质。闫主任您是如何看待管理本质的,在管理探索的道路中它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又有哪些,请您详细的谈一下?

闫主任:这个问题很好,很尖锐,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发现很多学生对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认识有偏差,对于管理和经营的关系缺乏思考,甚至是没有这个概念。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管理知识和技巧的同时,也做了很多努力来引导学生,来告诉大家,管理绝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

管理的三个基本观念,一是绩效观,二是分配观,三是经营与管理的平衡。管理必须对绩效负责,没有产生绩效的一切行为都称不上是管理的行为,这是个首要的问题。那么分配也很重要,但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经营和管理的关系也很重要,并且涉及到我们今天主要要说的一个管理者的自我定位问题。从我们商学院教学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是对MBA项目的一种服务,是对MBA学生的一种服务。而在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在强调知识管理,也就是教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发他们的思考,思考作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如何才能为客户群体、同时也为企业本身创造价值?他应该如何提供这种服务。

    一个管理者在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即他服务于什么,如何服务?又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决策,即正确的服务?要搞清楚这些问题,他就首先要学会如何看待管理与经营之间的平衡关系,首先要认识到他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服务定位。我们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并且交上读后感。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尤其是那些入学前曾经从事过管理或相关工作的同学,他们有这方面的思考,也存在困惑,那么我们会在课堂教学中逐步的为他们解惑,同时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包括对实习基地的访问,聘请企业高管和社会名师进行热点专题讲座,由MBA支持参与的一些知名MBA管理赛事等等,来逐步引导他们对管理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管理职能的思考和全新的定位。在这方面我们还做了一项工作,搭建一个同学间共享管理经验,共同探讨管理与经营关系的平台,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来交流对学习和对以往从事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事实证明MBA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非常投入,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特色活动。把僵化的教学转化为积极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重新认识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我们一贯努力的目标。

                                                                                      MBA宣传推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