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宣传推广部
2011.9.17日,华北电力大学2011级MBA拓展活动暨迎新晚会在欢乐的气氛中拉开帷幕。下午6时许,全体2011级新生和MBA中心的老师们抵达晚会举办地望潮苑,用过晚餐后,活动从拓展训练的第一个步骤破冰活动开始了。
一、破冰活动——初显团队力量,绽放集体活力
破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教练与全体MBA同学互动的过程,教练通过游戏、测试和手势,分别给同学们传递了“微笑”“鼓掌”“尊敬”三个人际交往中的核心词汇。同学们也在活动中领会这些生活的细节对人与人交流间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将在场的113名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每组一个领头人,带领队员选定队名,队伍口号,设计队旗。仅仅二十分钟时间,各支队伍全部顺利完成了这个任务,这七支队伍的名称依次为:人上人队,雪豹队,闪电队,锣鼓队,新蜂队,企鹅队,鹰雁队。各队的队训队旗都很巧妙的契合本队的理念,展现了MBA学子应有的风貌。
二、迎新晚会——属于全体MBA的独家记忆
迎新晚会在破冰活动完成后举行,此前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准备时间,但是MBA学员们的热情和才情充分的弥补了时间的不足,排演了相当精彩的节目。晚会由庄严质朴的集体诗朗诵《中国梦》开始,而随后马跃同学的独唱《我是一只小小鸟》虽然伴奏出现了小小状况,但被他随机应变轻松化解,他临场发挥的模仿秀颇有几分小沈阳的风范。紧接着集中班四位男生幽默风趣的三句半《重返校园》,谐趣中带着机智,也表达出了学员们对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的期待和珍惜之情。接下来的特色舞蹈《甩菜舞》成为了整场演出的最大亮点,由三男四女组成的舞蹈团队,身穿围裙,手拿绿油油的青菜,女生略带羞涩又娇俏可爱,男生稍显笨拙又憨态可掬,宛如一个个和谐小家庭的缩影,让台下的观众既感新鲜又觉温馨,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晚会的特别节目——MBA中心为9月生日的6位同学准备了生日蛋糕,6位同学面对着蛋糕上明亮的红烛,许下了心中美好的心愿。晚会最后的人偶双簧表演巧妙的利用一块巨大的幕布把演员变成了逗趣的小矮人,再配上中国风新婚装、陕北民族装、天天向上装,让观众捧腹不已,引来现场一阵阵的欢笑声。整场表演精彩纷呈,四位主持人机智、风趣,把晚会节奏控制得张弛有度,节目中间穿插的抽奖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充分炒热。所有与会同学的共同努力,使这小小的舞台秀出了华电MBA学子的风采,秀出了MBA的灵性。
2011.9.18
三、晨练游戏——让大脑和身体都动起来
次日清晨,同学们7:30集中广场,进行热身游戏,半小时后集中早餐。
四、沙漠寻宝——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8:30集中多媒体大厅,由教练员宣布游戏规则。每支参赛队伍由8-9人组成,即原来的7支队伍再各自分成两队,共14支队伍参加“沙漠寻宝”游戏。
游戏规则大致如下:
1、每支队伍出发前分到1000元现金与1000磅的载重量,来购买物资。
2、每支队伍在寻宝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晴天、风暴、高温、高温风暴天气,不同天气会消耗不同的物资。
3、每支队伍从出发到回归只有20天时间。出发后可能会经过沙漠、绿洲、村庄、国王古墓、宝山,每到一个地方必须至少呆上一天并消耗一天的物资。
4、物资缺乏和超过20天,该队伍即宣布死亡。
5、所有队伍的目标是从宝山带尽量多的金子活着回来。
6、宝山一天只能掘50磅金子。
7、最早到达的队伍和带金子最多的队伍分别有不同奖励。
8、每队会分到一张寻宝地图。
9、在出发前呆一天,就会获得关于宝山的一条信息,以次类推。
根据这样的游戏规则,每组组员在规定的30分钟内选出组长,记录员,和被成为“骆驼使者”的通讯员。讨论最优往返路线,计算一路需要多少物资。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比如是否要买恶劣天气下需要的物资,买多少,倾向保守与倾向冒险的同学都在尽量说服小组同学。最终,几乎每支队伍都由领头人敲板,半小时讨论后,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的过程中,教练员每隔一段时间宣布第二天的天气,每组根据天气情况判断下一步的路线与物资购买和消耗数量,并由“骆驼使者”到教练员安排的工作人员处记录,最终形成结果会展示在多媒体大厅的一块白板地图上。
所有队伍的动态一目了然,每支队伍在决策时也在观望其他队伍的出行情况,大部分的队伍都做好了最差情况下的物资准备,冒险的队伍并不多,也就是说,如果天气情况总是良好,很多队伍就浪费了不少物资和时间;如果天气情况总是恶劣,冒险的队伍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天气完全由教练决定,决策和预算却是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共同把握的。这一场比赛,是集体意志与集体意志的较量,是集体智慧与集体智慧的博弈。当我们从无硝烟的战场上从下来,带走的是与战友一起经历的紧张与喜悦,和强劲对手所激发的斗志与启迪的新想法。
五、定向运动——一个也不能少
下午定向运动在顺鑫度假村进行,七支队伍各分到一张地图。地图上有五个关口,每个关口会有一位教练员交待任务,完成任务后,才能出发去下一关。用时最少的队伍胜出。出发前,总教练让大家认识了其他四位教练,事实证明,这个不到一分钟的细节很重要。
任务一:八人跳大绳
两名队员甩大绳的过程中,其他队员必须按次序一个一个跳入大绳,当人数累加到8个,必须同时完成五个动作,才算过关。否则重新开始。
过这一关的要诀在于,有跳绳经验的同学积极上场,没跳过的运动神经好的也上,体力好的先上,体力其次的后上,安排得当。其次,就算一开始很不顺利,全体队员一定要相互鼓劲,坚定信心。
任务二:搭桥送球
这一关一样要求八位同学,手里各拿一根半空的竹管,要求通过竹管连接成一条空中桥梁,把一个乒乓球送到一个既定地点,既定地点一定比八根竹管连接在一起的长度还要长,所以竹管还需连续使用,知道乒乓球落入既定地点的杯子中,即成功。
这一关八位同学注意力集中,配合默契,动作迅速,再加上其他小组同学指挥得当,能很快完成任务!
任务三:哑盲互助
小组分成两批同学,一批同学被蒙上眼睛,要求活动结束前不能摘下,另一批同学要求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出声。活动开始时,看得见的同学找一位“看不见”的同学做搭档,引导搭档穿过假山,走下坡,攀越障碍物等。
参与这个环节,能让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温暖。我们通常使用眼睛观察世界,使用语言表达我们观察的看法。但当眼睛和语言都无法使用时,我们发现,心灵是比眼睛更真实的感知这个世界的器官,行动更是表达你的思维的有力“语言”。
扮演盲人的同学首先要信赖身边的引路人,才能默契通过障碍物,扮演哑巴的同学必须及时通过手脚提示搭档路况,才能更顺利的完成任务。活动过程中,两人不知不觉建立了看不见却感觉深刻的默契。
任务四:足下翻天覆地
要求八人站在半平米不到的地毯上,不能走出地毯,但要把整条地毯倒翻一次。
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做的是忘记自己的性别,八位同学和其他同学相互配合,推、拉、抱、勾、背,只要肯想肯做,会有很多办法过关。
任务五:最后一站
最后一关教练安排了一个假教练,如果不仔细,就会上当,延误时间。
事实上,这个假教练一忽悠一个准,上当的队伍往往中途才发现,这个教练没有在一开始的五个教练中出现过。
所有的队伍抵达之后,教练员安排大家到一个小教室,和大家分享了一下午的历程心得。至此,本次活动在欢快和令人振奋的气氛中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