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子风采

【学习体会】邱恒-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

1032班周末班   邱恒)

德鲁克是当代有名的思想家和管理学大师。杰克韦尔奇就曾在其自传中多次提到过这位尊敬的老师。然而,本书与其他的管理类书籍略有不同,大体上这类书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传类书籍,这类书会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倍感轻松,因为里面有很多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不过缺点就是,读者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总结作者的经验,这通常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另一类就是像本书这样,作者已经将经验总结好,读者剩下的就是阅读吸收了。可是,这类书籍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此类书籍通常乏味可陈,让我们读起来昏昏欲睡。不过,德鲁克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惊喜,那就是在理论之间夹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案例。总之,这本书的确可称得上是一本理论充足、故事丰富、阅读轻松的好书!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是一本研究管理学的书籍,它的目标是研究效率的学问,他要解决的事情是:正确的做事情。这与领导学完全不同,领导学研究的是目标、做正确的事情。简单地说,管理学研究怎么干,而领导学研究干什么。自从工业社会以来,管理学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学的内容也增加了不少,这本于1996年出版的管理学书籍也许在当时广受企业家们的青睐,但如今,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管理者,同样适用于广大普通的老百姓。

这本书对于个人的提高,对机构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和运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在我读了这本书的前三章后,我就感受颇深。近段时间,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唐某假学历案,作为此案的主人公唐某曾是家喻户晓的中国打工皇帝,然而就是此案曝光以前,唐某还时常出现在电视的访谈节目上。他曾十分自豪并且无不夸张的向全国人民炫耀自己在微软工作的日子,那时他曾两次要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修改日程。而比尔盖茨的日程都是由公司在一年前就已经制定好的。比尔盖茨的两易日程全是因为这个唐某。每当唐某谈及此事都是眉飞色舞、兴奋异常。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到了西方的管理学理论和经验,德鲁克在书中提到:卓有成效的前提,就是安排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可见微软不愧为全球IT领域的帝国,对于他们的老板,竟然将一年后的日程都已安排的紧锣密鼓。而相较之下,唐某的这种行为,也让我感到管理效率的低下与管理理论的匮乏。在这里,我可以直言不讳的说,开篇的确有益!这也吸引着我,捧着这本书一气读完。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一直以来,我周遭的人也包括我,认为某些人适合搞技术,而另一些人更适合做管理,我们在做这些评论的时候,大都根据自己的感觉,但凡木讷不善言辞者就应该坐办公室搞研究,而花言巧语、左右逢源者就天生应该当领导。至于他们自己的工作能干到什么地步,能有多大能量释放出来,是否可以做到卓有成效,这就是天生的,或者说性格决定了一切。

德鲁克老师否定了我这类人的观点,他说卓有成效是可以培养的。世上无所谓的“有效的个性”。也许大家性格不同,特点各异,却有一项共同点:人人都具有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兴奋了,原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同样是可以做到卓有成效的!

于是,我如饥似渴的继续研读。“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到的第一步,是记录时间的使用情况,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这句话总被我这样的懒人当做拖延工作的借口,德鲁克先生却说:“时间是免费的,却又是无价的。失去的不再回来。”

我在一家日企IT公司工作,回忆我的成长历程,每当项目从日本发到北京时,或者在日本直接拿到项目时,项目经理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项目进度。正如软件工程学讲到的,在项目开始前就应该制定好何时应该完成什么任务,何时达到一个里程碑。即便是项目中的每一个人,他在某天的某个时间应该在做些什么,都会无一遗漏的制定好。现实的开发工作让我看到这是多么的重要。只有管理好时间,才能减少无效时间,我们的工程项目在验收期成功完结才有更多的保障。

德鲁克先生还提到:“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贡献是什么?贡献不一定是无偿的。此处的贡献更应翻译成“产出”。产出不仅应该量化,更需要质化。现在有的企业实行绩效考核,对于工厂一线的工人来说,更普遍表现为产出的量。对于科研单位,可能产出的质更为重要。然而,他们并非是彼此分开、单独存在的。重视产出、重视贡献是企业对每个人普遍的评价标准。如何在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呢?我想,就是在工作中多想、多做。当我们公司的新员工接受培训的时候,就教育他们在工作中多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本职工作之外,对公司环境和发展方向有何建议。当某位员工真能做到这一点时,不用很长时间,他就会发现其他人与自己在公司内部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了。

“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管理者要运用人的长处,面临的第一关即在择人。”

德鲁克老先生真是洞察世界。他说的这些不正是西方国家现在的现实吗?记得在日本工作期间,闲来看看某日企的招聘信息。上面写道:“招聘XX职位,要求有过XX经验,能够熟练使用XX工具”。整个招聘信息看起来言简意赅。美国的招聘、英国的招聘也都类似。再回头看看中国的招聘,各个都洋洋洒洒写了将近800字,恨不能一个司机也要求大学本科学历和英语四级证,而那些高级职位简直就像只有上帝才能胜任。要求也极尽可能的面面俱到。而真正能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又有几个?故而导致应聘者欺骗招聘公司成风。即便真有这样的全才,到后来公司也会发现,原来他并不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所谓“样样皆通”,实际上可能是一无是处。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专才。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利用一个人的长处,才能充分提高产出,具备卓越的能力。

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有效的管理者总是先做重要的事情,所谓“要事优先”,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所谓“一心不可二用”或“不同时捕捉两只兔子”。

时间是无限的,而每一个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故而必须“抓大放小”,“牵牛要牵牛鼻子”,如若不然,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紧急,麻烦也会接踵而至,管理者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最终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凡事应谋定而后动。

在这本书的后面几章,德鲁克先生又给出了几条如何做出有效决策的方法。

1.     了解问题的性质,若是经常性的,就只能通过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     找出解决问题的边界。

3.     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

4.     决策方案须兼顾执行措施。

5.     重视反馈,印证决策的正确性。

根据这些标准,管理者就能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有效的决策,固然有赖于一定的步骤,也有赖于分析的能力。

读罢,我突然有一个感悟,管理者的自我提高似乎要比卓有成效训练重要。训练只是一项技能的教授,而卓有成效的培养是一个人自上而下,从里到外,全身心的锻炼和提高。卓有成效不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习惯。而纵观这种习惯,其中便是两个精髓: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和目标的明确。卓有成效的训练适用于所有人,相信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学习,必将让我们生活的更轻松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