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子风采

【德国MR访学行】樊檾—德国访学有感

樊檾-1.jpg

2017周末班 樊檾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19年10月5日,受莱茵豪生集团(MR公司)邀请,华北电力大学MBA教育中心组成访问团前往德国慕尼黑,开始为期6天的交流访问。经学校和MR公司的细致选拔,我非常荣幸作为访问团的一员参加了本次访问活动。

MR公司是一家已有151年历史的家族制造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有载分接开关制造商。访问的第一天开始于MR公司总部,MR全球销售总监Osswald和市场沟通总监Reichmeyer做了简单的欢迎致辞和合影后,访问正式开始。从LEAN@MR到Training Center,从会议沟通到车间参观,从莱茵豪森总装加工车间到Haslbach绝缘筒加工车间。我们一行人对MR公司乃至整个德国的电力制造工业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访问团一行了解了MR精益管理、变压器数字化等方面的内容。MR公司几位非常优秀的中国职员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德国和中国学习生活的经验和感悟,其中MR得三大技术领军人物之一的来自中国的沈大中博士以“隐形冠军”为题的演讲介绍和探讨了MR发展向上之道,使我们大家深受启发。德国工业4.0之父、MR公司的Johann Hofmann博士为访问团一行做主题为“工业4.0”的专题讲座,探讨现代工业发展新趋势及企业如何融入升级。参访期间访问团参观了复合材料车间、教育中心、培训中心、仓储和物流中心。访问团的成员对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双元教育体系”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行程中,访问团一行同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OTH)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对接交流。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是雷根斯堡两所著名大学之一,致力于培养工程理工类专业技术人才,与宝马、西门子、大陆集团以及MR等著名企业都有着深入广泛的合作,为这些企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也承担了企业的一部分重要研发任务。在OTH商学院的课堂上,刘元欣老师向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电力黄埔华北电力大学的概况和经管院发展情况,加深了两所高等学府师生间的彼此认识。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商学院教授Dr. Leffers 为中德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际营销与谈判课程,课堂上的案例互动环节中,德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混合分组,就商业谈判具体案例进行研讨。

充实而疲惫的一周交流很快过去了,收获颇多。

首先,关于“德国制造”对于理工科毕业一直在国内从事机械加工的我而言,对于“德国制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节,但是此次德国之行让我深切体会到,也许中国制造同德国制造之间还有些差距,但在加工制造行业,不论是生产管理或者是工艺流程设计等等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到微乎其微。而且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都是德国企业望尘莫及的。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一些方面的差距,比如专注。151年只做有载分接开关这一个产品的MR公司,有人把这种专注定义为“工匠精神”,我倒没觉得每个德国人都是工匠,特别是在MR公司车间里那个长发及腰的加工工人。但是,全社会这种和谐和平静倒是真的值得我们深入讨论。当然这是一个系统问题,和教育体系、收入、福利体系、社会文化、习俗等等都有关系,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种良性竞争,而非一窝蜂的扎堆某个很火的行业,绝对是国民经济的福音。

其次,关于全民的环保意识。在慕尼黑周边的很多村庄,随处可见规模不等的太阳能光伏板,德国是世界范围内清洁能源配比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德国的高电价。2018年德国的平均电费约为0.3欧元,约合人民币2.3元。高傲的电费倒逼每一个德国家庭更加重视节电以及保护环境。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德国的瓶装软饮上面。MR工厂餐厅的瓶装水很多,但大多利用可回收的玻璃瓶。大街上也很少能看到向国内一样拿着塑料瓶的路人,倒是拿着瓶酒瓶的人见了不少。在超市和商场里看到,500ml的塑料瓶可口可乐约合人民币25元。或许这是我国值得借鉴的推进全民环保意识包括垃圾分类工作的好方法。

最后,关于德国教育的双轨制。德国教育双轨制是几乎每个对德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提到的。其实这一方面,德国在西方世界也是做得最明确的,我们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分的没有那么清晰。每每遇到大肆鼓吹双轨制体系好的人,我心里就有一点儿反感。双轨制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规定了不同的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势。在欧洲历史上,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另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的职业教育。现代双轨制摒弃了等级和阶级的概念,但任然有所争论,双轨制的优点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职责,提高了办学效益。其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危害了教育机会均等,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

工作原因我也了解到,在北京类似于工贸技师学院这样的职业院校,虽然不为人知,但就业率、就业收入都是很好的,有一些服务型的专业,在校生都已经被预定。只要是好的合理的,我想中国人海纳百川的胸怀肯定可以学到的。

在和MR的中国员工聊天时,对中德两国的横向对比在所难免。虽然都是中国人,然而不同的立场有时候让我们的讨论很微妙,双方都谨慎的拿捏词语的运用是否可能伤害到对方的爱国或者爱公司的情绪。短暂的观察可能以偏概全,不过大道至简,我试着想了想,不论是餐桌的礼仪、称呼的习惯、亦或是对于拥挤和排队的不同体会,甚至是开着叉车听着曲儿的MR工人,都可以归结为东西方文化差异。我想从不同的角度,抱着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中国和德国之间,北京同慕尼黑之间,MR公司同北重公司之间,没有太多不同,都要学对方,也都要让对方学。

突然想起来在雷根斯堡的饭店里,一桌白人(或许是德国人吧,)喝着酒大声的聊天唱歌;在慕尼黑的路上一辆游人乘坐的马车上几个亚洲人(或许是中国人吧)开心的高唱着茉莉花。其实这两伙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